,能够给予外围的野战兵团以有力支持,逆转法军以少打多的艰难局面。
然而,摄政的欧仁妮皇后和帝国首相八里桥伯爵夏尔·库赞·蒙托邦担心继续退却,会在巴黎引起动荡或爆发革命,严令巴赞军团死守梅斯要塞,不许后退一步。
这样出于政治而不是军事考量的决定,彻底葬送了法国巴赞军团最后的一丝生机。
仅仅在数天后
围困梅斯要塞的普鲁士军队从16万增长到24.7万,几乎将梅斯要赛围得水泄不通,这时候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临阵脱逃的消息在中下层军官和士兵中蔓延开来,对法国官兵战斗到底的士气打击是致命的。
与此同时
法国政府昏招跌出,命令麦克马洪元帅麾下的夏龙军团前往梅斯要塞救援,这样的命令等于让夏龙兵团去送死。
要知道,经历几场血战之后的夏龙军团仅剩下不到12万的兵力和393门火炮,粮食和弹药都相当缺乏。
而他要面对的是普鲁士王国军队的主力军团,在整个色当地区,普鲁士王国主力第三军团加上新编的第四军团总兵力超过30万人,拥有1270余门新式火炮,兵精粮足。
而且普军可以随时调遣围困梅斯要塞的军队,集中数倍与法军的力量,加入到对夏龙兵团的歼灭战中。
最明智的做法
是退守兰斯的法军夏龙兵团继续后退,靠近巴黎远郊后,一方面参与巴黎的防御,另一方面大规模补充和整编新生力量,组建起足以与普鲁士军队抗衡的重兵集团,总兵力超过60万人。
这样一来
普鲁士军队要么与夏龙兵团硬磕,打一场双方都损耗极大的消耗战,短时间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要么就集中兵力攻打梅斯要塞,这毫无疑问也是一个硬骨头,即便啃下来也要崩碎普鲁士军队半口牙,付出惨重伤亡的代价。
法军依托巴黎和西南部省份的坚强增援,并不畏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