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耐劳的华工付出巨大的牺牲,铺砌而成。
从1854年到1863年,20万华工奋战在内华达沙漠和洛基山脉恶劣的环境中,忍受着雪崩,落石,山体滑坡,坠崖,冰冻等死亡威胁,在崇山峻岭和沙漠区修建了1500余公里的中太平洋铁路,共计约3.9万名华工永远的长眠于枕木下,成为那一段苦难历史的见证。
现如今
根据交通部大臣黄元甲子爵提出来的建设方桉,在未来5年内将通过三条大型内陆铁路的修建,锻炼工程师和铁路施工队伍,并且深入的勘测洛基山脉到内华达沙漠铁路沿线的地质情况,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做好准备。
为此,将投入不下于16万人的印第安苦役犯,4万名华工,集全国之力打通这一天然阻碍,实现丹佛高原与太平洋沿岸繁华地区的无缝连接。
这是大唐王国成立至今,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空前巨大的建设项目,毫无疑问的天字1号工程。
交通部大臣黄元甲子爵在建设计划书中拟使用16~18万名印弟安苦役犯,如此巨大的苦役数量,王国内部是否能够凑齐?
事实上,是可以的。
在赢得唐美战争胜利后,大唐王国军队进入大规模的修整以及汰旧换新阶段,根据国王陛下谕令,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治安清剿作战。
在大唐王国本土14省境内,散居着约不足七十万印第安土着,他们不服王令,不服教化,我行我素,是王国大规模铁路建设中的最大绊脚石和袭击者,造成了数千人的伤亡和大量财产损失。
经过一年多持续的大规模清剿,土着印第安部族人口锐减一半,掳掠大量印弟安育龄期妇女流入人口市场,惩教署下面的苦役营增加了近10万强壮印第安苦役犯。
加利福尼亚北部和东部五省即北方省(原华盛顿州),爱荷华省,俄勒冈省,内华达省和犹它省的印第安部族大多已经剿灭,只有远避在山林中的少数漏网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