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预计最高能超过百分之七十,而第一次实验提升是最多的,至少要达到百分之六十的程度。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他很快就想到了关键,设备布局论证没有问题,就肯定是节点的问题。
实验的材料布局一直采用八节点设计,节点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场力聚集,。
如果没有节点的设计,场力就会变得分散,覆盖面积扩大、强度降低,而节点的设计就能够聚集常理,让场力覆盖面积降低、强度增加。
节点设计能够起到‘场力聚集,的作用,但因为材料特性的不同,也可能会成为强度的限制。
实际上,针对场力聚集分散问题,并没有真正摸透原理,也只是依靠经验而已。
在实验中有可能出现,节点设计错误导致反方向的力场互相抵消,而针对力场的问题唯一确定的是--连续性。
交流重力场是连续的换句话说,场内所有位置的强度相同,不会出现磁场那样,换个位置就不同的情况。
这种连续性也就代表不能够重复,比如,上下两层无关的交流重力设备,所释放的交流重力场是不能叠加的。
王浩找到了主要问题以后,立刻召开了第二次的会议。
在一番讨论之后,他决定把八个节点的设计全部去掉,改为所有材料水平螺旋排列设计。
这个方案放在氧化金属材料上,所带来的交流重力场强极为微弱,甚至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根本检测不出来的程度。因为讨论会议没有结果,王浩也只是想试一下看看,积累一下实验数据。
通过一次次不断的积累,也可以提供基础再做分析讨论。
所有材料水平螺旋排列的设计,相对原来的布局简单许多,只需要把材料塑造成水平螺旋的形状就可以了。
在合作工厂的配合之下,实验准备只用了两天时间,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