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询问正在给一位购物妇女取货的中年男老板,终于明白这东西,还是很珍贵的。
这扇半米长宽的玻璃窗,是花了50个银币大价钱,用来装点门面的。
接下来,仔细查看了一番,出售的物品。
类似油盐酱醋等调味品样样齐全,用大大小小瓦罐、瓷缸,甚至是烤干的竹筒装填,有的还用了石灰粉防湿。
烘烤成干的鱼类、兽肉、腌制肉随意摆放,听说是收集渔民的,再转手卖给贩夫走卒。
看到一排木板上,用木盒装好,仅露出一角的布料,问了一下价格才知道,即使是普通面料,做一套夏天服装,也需要2个银币,相当于200枚铜币。
听到屋里传出裁剪布料的声音,大致猜出这家老板,还兼做服装制作,给当地渔民带来了方便。
从城里批量买来的纺织品、无名药品、糖果、银铜配饰等稀罕物资中,发现了一面小巧的玻璃镜子。
一看标价:8个银币,挺吓人的,太贵了。
不过,瞧见那背面与镶边,全是白银,心里也就释然了。
锅碗瓢盆、锄头铁锤、修船捕鱼相关的器具,以及晾晒的烟草、蚊香等,堆满了几个大木架。
角落里,贴着酒字的瓦缸,不知名的油缸,洗衣服的肥皂粉等,都是上百公斤重量,足见这户人家的丰富储备,在两个村子应该算是很富有了。
让他惊奇的是,这里竟然还有书本纸张、木炭笔、素描故事书卖。
小孩子告诉他,南北两个村落,在南村合力建了一座小学堂,请了一位教书先生,给村里50多名学童上课。
牧良瞧见小孩子紧盯木架上,一个装糖的瓦罐,为了套出更多的话来,很是大方地掏出6枚铜币,给他买了一小块红糖,乐得其开心不已。
“你叫什么名字?”
牧良看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