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初的问题,即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撑整个政权的花销。
甚至随着投靠的文臣越来越多,开销还在急剧增加。
毕竟人家“弃暗投明”的来投附你,你又打出了礼贤下士的旗号,就不能不给人家官做,不能不给人家发俸禄。
但也因此,虽然叛军在军事上似乎高歌勐进,却在经济上越来越捉襟见肘。
所以,朱常淓也就询问起投靠他的文臣士大夫们来。
大学士王永光本来就因为不支持与士绅争利的新政,才投靠潞王的,自然也就不会轻易提出开源的建议,只道:
“如今只有节省开支,首先殿下自己的王宫内廷就得率先垂范,示以节俭之德,如此则天下必兴也!”
毛羽健也跟着道:“殿下,臣附议!以臣愚见,只有厉行节俭、精简机构才行,比如大可把驿站裁撤掉,如此便能节省不小的开支,还有就是万不可设厂卫这些,而增加开支。”
朱常淓听后点头:“为了靖难成功,孤决定王室开支削减一半!本藩宗室子弟皆削减一半俸禄,先苦苦自家人吧。”
“殿下英明,有汉文帝、宋仁宗之风!”
王永光等儒臣由衷地称颂起来。
朱常淓也是无奈地苦笑,且说道:“但只节省亦不够,诸卿还是想想开源的办法,那昏君天启所做的‘官绅一体纳粮’与‘摊丁入亩’新政真的不可行?”
“殿下万万不可行!这些皆是苛政也!只会令殿下失去天下人心,历代成事之君莫不示恩以士绅,岂有与之争利而成功者?”
王永光忙阻止起来。
其他文臣也表示反对:“是啊!不能失人心啊!”
朱常淓也只得放弃这个想法,只道:“也罢,那难道就没有半点开源的方法吗?”
王永光想着自己身为阁臣,又这么受朱常淓器重,也的确不能不想出点实用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