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四百八十六章 乌索利耶会战(二)

第四百八十六章 乌索利耶会战(二)(1 / 8)

从1784年开始,赵新前前后后跟岛国、满清、沙俄打了六年的仗,虽说每次都是凭着过硬的训练和超前的装备达到以少胜多,可他还从来没有一次面对过如此多的敌人。

别拉亚河以北的平原上是六万多俄军,直线距离三十多公里外的“扎伊姆卡堡垒”周边是两万多俄军,切列姆霍沃那里还有一万人。

老话说,人一上万,无边无沿,人上十万,通天彻地。在整个东西伯利亚,北海军的总人数也只有一万七千多人。要说赵新心里一点儿都不紧张,那绝对瞎话。

为了这场战役,他精心筹划了近两年。光是d30-122就准备了一百多门,炮弹备足了十万发;北海镇自产的75毫米炮也积攒了一百多门,炮弹一万多发;至于其他各类弹药和炮弹他也囤积了不少,比如步枪子弹就备了一千多万发,迫击炮弹十万发,而其他各类军需物资更是不计其数。相较于这些,那几门152口径的大炮已经算不得什么了。

为了不让俄国人的密探发现北海军武器装备的调运情况,很多装备都是赵新如同蚂蚁搬家一样,一趟趟悄悄的运到伊尔库茨克的秘密仓库里。

看上去好像准备的很充分,其实一点儿也不多。武器越先进,射速越快,火力密度越高,一场战役所耗费的子弹就愈会成为天文数字。ak用着挺过瘾是吧?新兵上战场紧张时,经常一梭子就打出十几发子弹,而且还什么都打不中。即便是半自动步枪,连扣十下扳机打光十发子弹也都是转眼的事儿。目前北海军里只有部分班长资格的老兵才会装备ak,以作为步兵班的火力补充。

清晨的西线战场上,随着俄军右翼步兵纵队用双倍步速前进,炮兵很快就被他们撇在了身后。当前进观察所发现这一情况,并获得了赵新的同意后,他们随即通知主阵地后方配属的二十四门82毫米迫击炮开火,轰炸俄军炮兵。

首先开火的还是基准炮,第一道急促的呼啸声划过空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