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四百八十章 步兵战术才是个大问题

第四百八十章 步兵战术才是个大问题(4 / 7)

了普通步法,还有冲锋时的加速步法。为了防止队形分散,这年月对于加速步法的要求是每分钟100步。所以别说东亚农民了,连同时期的欧洲农民新兵想掌握这些训练也绝非易事。

实际上纵队战术之所以被法国人首先应用,是因为大批临时征召的士兵素质太差。往往是还没有完全掌握复杂的步法训练就要投入战斗,而且他们也达不到一分钟内射击四次的火力投送,于是纵队战术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这种由大量人员组成巨大的纵队,会让士兵们对胜利充满信心。

俄国人的问题也差不多。虽说沙俄士兵历来以高耐力著称,可他们的队列也不怎么样,同时步枪射击的有效性受到低射速和中等准确性的影响。于是鲁缅采夫便在二十九年前的那场“科尔堡战斗”里,向法国人学习,对普鲁士的一万多名援军采用了纵队战术。这以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当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深谈过后,老元帅敏锐的注意到北海军的步兵攻击战术既不是线列也不是纵队,完全就是大面积铺开的完全松散阵型。

结合在雅克萨一战中俄军所遭受的火力密度,鲁缅采夫已经隐隐明白,俄军要想赢得这场战争,必然会遭受巨大的人员牺牲。为此,他必须要让手下的军官们明白跟北海军交手的代价,由此才能带来战术思想的改变。

于是在1789年的冬天,沙俄军队以“扎伊姆卡堡垒”为前进基地,围绕乌索利耶这个盐业城镇,和驻守于此的北海军进行了多次交手,以试探敌人的火力密度。

这一招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在十九世纪的非洲,不管是苏丹人还是祖鲁人,他们总是先派出敢死队试探英军的火力和有效射击距离。只要顶住伤亡,快速冲到敌人跟前,那么就能以数量取胜。

面对沙俄的进攻,刘胜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乌索利耶所产的盐曾供应着整个伊尔库茨克省,决不能被俄军夺回去,于是他便将原有的驻军从一个连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