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家砖厂、石膏厂。
与会众人包括赵新在内,听完了全都吃惊的张大嘴巴,心说我勒个去!尤其是赵新,心说这尼玛我得买多少东西啊,还不得跑断腿。
赵亮则一脸怪笑的开始为众人逐一说明,他心想老子的军工钢铁联合体沉淀了这么久,终于迎来大爆发了!
先说钢轨。假设路线总长度为八百公里,那么参照北海镇现有的工业生产能力,12.5米长的重钢轨已经是极限。每根钢轨的重量是0.75吨(60轨标准),那么总共就需要12.8万根钢轨,共计9.6万吨钢。要是开通双线运营的话,钢铁需求还得翻一倍。
这还只是铁轨,不包括铁路沿线开通隧道以及修建桥梁所需要的钢铁量。
而且就车厢来说,客车、货车、敞车这三种车厢各造多少?车厢供应量不足,运力就跟不上去,各地的起运物资就只能堆着等待发霉。
另外,就算蒸汽机车一开始造不出来,可总得会修吧?否则铁路上就只能跑马拉火车,这也太扯了!
按照佩雷拉的估算,整个铁路的建设预算为一亿北海元,平均每公里的建设成本为12.5万北海元。
“这么多钱?”与会的陈青松皱着眉头提出了疑问。
赵亮则解释道:“不算多了,各配套厂建设完成后还可以为以后服务,只不过一开始是把建设成本都算进了这条铁路。要是扣除配套厂的话,每公里的建设成本在6万北海元。”
事实上这点钱还真不叫多。
要知道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沙俄为了修建阿穆尔铁路,累计投入资金3.29亿金卢布,平均每公里的建设成本高达15.7万卢布。即便是扣除贪污和资金浪费,每公里的建设成本也在10万金卢布上下;而这还只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中的一段而已。沙俄甚至专门为此开设了全国第一所铁路运输大学--水路交通学院。
要围绕铁路建设这么多的配套工业体系,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