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鹅卵石一样的碎屑,向着下游飘去。当从尼布楚到赤塔的江面上连鹅卵石大的碎冰都看不到时,沙俄人的入侵行动开始了。
乾隆五十二年四月上旬,正在中俄边境巡边的瑷珲协领精钦保接到在额尔古纳河上打渔的鄂伦春渔民报告,说尼布楚城外出现大批沙俄军队和战船,看样子要有大行动。
精钦保急忙率领百人队前往雅克萨城一带查探,一行人在雅克萨上游的拉夫凯城停留数日,果然又接到边境上放牧打渔的边民报告,说亲眼看见额尔古纳河以西的江面上云集了大量罗刹人的战船。精钦保深感事态严重,急忙派手下一名佐领驾船立刻回瑷珲城报告。
数日后,接到消息的瑷珲副都统额勒德木布也觉得情况不妙。自从雅克萨一战后,尼布楚那边再也没有沙俄人的军队集结过;就算有哥萨克越境闹事,经过交涉也很快就能驱逐出去。
额勒德木布决定立刻向拉夫凯城增派人手,他命手下另一名协领率领包括五十名汉军鸟枪兵在内的三百人北上支援,同时派人急报坐镇齐齐哈尔的黑龙江将军恒秀。
按清制,瑷珲城的驻军本应是三千人,可此时驻防的披甲兵只剩了一千多。除了有少量汉军旗外,其余大部分都是满洲人、索伦人和达呼尔(达斡尔)兵。自从乾隆三十四年起,瑷珲城的驻防八旗多次被乾隆征调南下,打缅甸、打金川、平陕甘回乱......而庆桂北上后为了实施围困北海镇的计划,瑷珲城的驻防八旗又被抽调了一千多人。
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即便是身为戍守边关的一品武将,身为宗室的黑龙江将军恒秀知道沙俄人要入侵,他也无权从宁古塔把兵调回来。他只有执行权和奏事权,裁决权则掌握在乾隆和理藩院手中。
根据清俄双方在雍正六年(1728)签订的《恰克图条约》规定,黑龙江将军如果致信或回复尼布楚的行政长官,他必须要先呈文至理藩院,等待奏准、缮拟、阅定、皇帝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