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上的基座是一根10厘米内径、一米多长的钢管做成,插进一米深的坑洞里,地面露出部分是十几厘米,然后用水泥填埋;各基座之间的距离是一米。
挖坑打眼这种事就简单了,挖开浮土碎石,打几个小洞用雷管爆破就好。然后清理碎石,埋管再填埋水泥。这之后就是等水泥干燥,然后将菱形天线安上去。
这架菱形天线是工坊那边用纯铜丝制作的,是一个边长半米多的菱形。
其实所谓“天线越高越好”这句话其实并不完全正确。超过最高的高度或不及最低高度,通讯成功率反而减少。
具体来说就是,当天线的高度不超过其本身的波长一半时,发射出去的电波,只有一个主波,围绕在天线的上方,而发射机输出的电能全部分配给这主波;二档天线高度超过二分之一波长时,主波更为缩小,小波数量也随之增加。而用来捕捉通讯的信号,就是最接近地面的波瓣(小波)。所以这玩意也要经过精确计算才行。
所以说菱形天线的长度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根据发射频率和波长的关系相对应。菱形天线边长应该等于四分之一波长,具体来说,北海镇的通信频率是145.6mhz,那么对应的波长就是206.04毫米(光速除以频率);之后再通过电长度进行换算。
菱形天线在1000~2000公里的电长度是2.8,电高度是0.6。那么天线的物理边长就是波长乘以电长度,即576.92毫米;天线高度为123.63毫米。再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得到菱形内的钝角是130度,锐角是50度。
当初就为了搞这么个天线,赵新还特意请教了教育口的那位教物理的李老师,结果被骂的狗血淋头。赵新表示很无辜,咱当初可是学的文科啊!
“15米高的天线?赵总,这时代有那么多电磁辐射吗?你这是打算连通全球,奔向宇宙?”
“啊?李老师,能先联系上国内我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