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二百三十一章 真正的谈判在桌底下

第二百三十一章 真正的谈判在桌底下(1 / 8)

二月十八日,北海镇和满清代表在蒙古河北岸的兵站开始办理俘虏交接事宜。

北海镇先是提交了第一批两千人的名册,由清军代表点验。清军完成点验,确认无误后,燃起火把通知蒙古河南面的大营,将第一笔赎金运送过河。

下一步北海镇就要检测清军给的赎金是不是真黄金了。为了确保金子不会被北海镇掉包,清军这边派出了由一个笔帖式和一个武官负责监督。

那位笔帖式看着已经五十来岁了,摘下帽子擦汗时,赵新注意到对方脑后的头发十分稀少。至于那个武官则是一名健锐营的协领。

检测的第一步是从金锭中抽样查看外观。因为纯度越高,色泽越深。

清代的金锭可不是什么金元宝,而是长方船型。由于黄金独特的延展性,表面会因为张力而出现弧度,所以古代的金锭都没有方方正正的。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清代,还是之前的宋元明,金银锭从来都不是由官方制作,而是民间铸造,官方监管。由于金锭比较贵重,所以商号一般都不敢在金锭里做手脚,保证足重足色。

官方只控制铜钱的铸造,所以户部的钱库中只有铜钱,也就是“镇库大钱”;并无官方制作的镇库金银锭一说,更没有大清金锭一类的东西,都是以讹传讹的臆造品。

从北京内务府运来的这批黄金,都是十两一根的标准金锭。正面位置上,左右两侧打着“赤金”的戳记,中间则是负责铸造的银号戳记。

第二部就要过秤检测了,一台电子秤、一个装有多半杯水的大烧杯、一根细绳、一个计算器就是全部的检测工具。首先将金锭过秤称重,并记录下数据;接着就是将装水的烧杯放在秤上清零;然后用细绳把金锭系上悬入烧杯的水中,等稳定后再次记录数据;最后一步就是计算,黄金重量除以排水重量再除以黄金标准密度(19.32),得到的小数就是含金量。

因为黄金的密度和铅的密度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