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赵新的岛国攻略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赵新的岛国攻略(2 / 5)

让那些跟自己合作的商家,用其一部分的盈利去帮助仙台藩的武士们减免扎差债务。

商人们能赚到钱,市场活跃度提升,藩内的税收就会增加,武士的债务能够得到减免,仙台藩内的主要社会矛盾就能得到缓解。

而仙台藩的口子如果能打开,那么其他诸藩也会跟着学。

熟悉岛国历史的赵新十分清楚,现在岛国内部最大的危机不是“天明饥馑”所造成的大饥荒,而是武士和商人之间的冲突。

江户时代,作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武士阶层,其俸禄都是以大米来计算的。所以每到领取俸禄的日子,武士们需要先从藩或是幕府的仓库中取出米,再搬运到“米问屋”进行转卖换成钱。由于兑换的手续十分繁杂,后来便催生了代办的业务。

享保九年(1723年),幕府同意了由米问屋和水茶屋(武士卖米排队的时候要在水茶屋里等候休息)的商人们联合成立专门代办俸禄米转卖业务的“扎差株仲间”。于是绝大部分的武士便让“扎差株仲间”代领俸禄,而自己则从扎差定期领钱。

久而久之,“扎差株仲间”就有了类似于现代银行的功能,那么放贷业务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而江户时代商人的放贷利率一般都是在15%-18%之间,即便是大名来借款也不例外。

武士的俸禄不够用,向扎差商家借款就成为了必然。这样的透支消费行为持续了数十年,许多武士所背负的债务已经到了让他们破产的地步。

而持续六年的“天明饥馑”,将使这些武士继续背负更高额的债务。一旦作为消费主力的武士阶层不能继续消费,赵新即便运来再多的商品也卖不出去。

实际上,幕府在五年后(1789年)就会颁布《捐弃令》,消除了武士们在天明四年(1784年)以前所有的贷款账目,并将天明四年以后的贷款利率由15%~18%统一改成6%。

这一政令让扎差商人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