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以生存的土壤早已被破坏。
同年,书院的报考人数也急剧攀升。
同时也引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玉山书院的报考条件虽然很宽泛,但是有两点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一个是近亲三代不能有作奸犯科的记录,另一个则是必须是唐人才有资格报考。
此时大唐已经有了不少胡人跟游牧民族定居,这些人当中不乏商贾巨富,他们迫切想要让家中子孙进入书院,从而实现阶级跃迁。
单是非唐人不得报考这一条就把他们死死卡在外面。
为此不少胡商开始四处走门路,有的直接找到书院,提出出资赞助巨额钱财,有的则是求爷爷告奶奶想要从衙门那里获得唐人户籍。
随着想要入唐人户籍的胡人越来越多,这件事还被捅到了李世民面前。
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文人自然是极力劝李世民接受这些胡人,毕竟在儒家思维里,能够让如此多的胡人归附,那可是文教昌盛的表现,将来他们也能跟着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天,李世民下朝后,跟着秦浩打坐修炼,收功后,就提出这个问题。
“子瀚,你觉得该不该给这些胡人入籍?”
秦浩沉思片刻后正色道:“可以释放一些名额,从胡人中选拔一些优秀人才入唐籍,但不可全面开放。”
“哦?这是为何?”李世民好奇的问。
“胡人逐利,之所以归附大唐无非是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若是全面开放,唐人户籍唾手可得,胡人不会对大唐感恩戴德,只会觉得大唐户籍不值钱。”
“唯有限定名额,让那些胡人知道大唐户籍的弥足珍贵,才能不断吸引胡人中的精英,来到大唐,入了大唐户籍的胡人,也才会更加珍惜这个身份,从此对大唐死心塌地!”
李世民闻言拍掌大笑:“子瀚有王佐之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