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技工也不是科学家,他只是个军迷。
对很多学科和知识,他都是一知半解。
但他可以做出方向指引,培养足够的人才去研究。
手下人的修为高了,精力和智力明显的比普通人更强。
看看,这才多久?
电力、铁路和钢铁大舰都有了。
大明王朝,也算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持续发展下去,未来可期啊!
腊月二十五。
杨辰回到了邯郸。
顶着个鸡窝头的林富贵带着两个同样一对黑眼圈,却兴冲冲的年轻人找上门来。
“王爷,好消息!”
杨辰哈哈大笑。
“林子梁,林子栋,你俩可别跟你爹学。”
“这老家伙,越来越不修边幅了。”
“说说,你俩兄弟又折腾出啥好东西了?”
林子梁有些腼腆地拿出一根银色“棍子”。
手指一蹭,一道雪白的光柱投射出来。
杨辰顿时欢喜不已。
“手电筒搞出来了?”
“那干电池就没问题了。”
“老林,你去找秦丽婉,赶紧建厂子,手电筒对部队夜里行军、巡逻,甚至战斗,作用太大了。”
林富贵搓着双手,拐拐更加腼腆的二儿子。
林子栋从夸兜里取出个造型不错的盒子来。
“王爷,您上次不是说咱弄的大箱子照相机,还得燃烧镁粉冒烟,太落后么?”
“大哥折腾出干电池,我就改了!”
“这个新的照相机,有了闪光灯,要方便多了。”
杨辰接过林子栋手里比后世要粗糙,也大得多的黑白照相机。
能在千把年前就造出这玩意,了不起啊!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