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棣这般敏感的皇帝,无论是亦失哈或者是大臣,任何关乎于太子的举动,其实都是极危险的。
大家都不傻,所以都会尽力忽视天下还有这么一个太子。
……
大量的粮食,进入了仓库。
囤积起来。
几乎在开封,每一户人家的谷仓,都堆得高高的。
周举人也是一个聪明人,他是学过数学的。
只需要简单的计算,就可得知,自己的这些人,购买的粮食已经不计其数了。
一个开封府是如此,受灾的这么多府县,似乎听闻也是如此,大量的士绅,都在吃进粮食。
这么多的粮食,没有一千万石,也有八百万了。
他甚至诧异于,这太平府居然能卖出这么多的粮食。
不过现在无所谓了……
因为他无论如何计算,也认为太平府的粮食,应该已经告罄了。
甚至是下半年,这整个直隶的粮,也都已经售空。
天下之粮,必然操持在四省之地的像他这样的人之手。
而他之所以敢下如此血本,倒不是因为他性子里就有孤注一掷的一面。
而是历朝历代以来,只要大灾,只要缺粮,那么不顾一切的囤粮就准不会有错的。
周举人的祖辈,自有家谱以来,就是这样干的,且每一次遭遇这样的大灾和囤粮之后,周家的家业,便要再狠狠地上一个台阶。
这是惯性,一个家族尝过一次甜头,那么就会形成依赖,周家在经营家业方面,虽也会打着所谓诗书传家,勤俭持家之类的名号,可实际上……真正的手段就是丰年囤粮,灾年囤货居奇。
此次,周家借贷了不少的银子,可以说……能抵押的都抵押了。
毕竟,这一次没有选择,出了张安世这样的变数,逼得他不得不进行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