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这便请三司,赶赴河南等地彻查到底,请陛下……”
朱棣带着几分嘲讽地冷声道:“三司?这三司难道不是和他们一伙的吗?”
此言一出,杨荣顿感问题的严重。
所谓三司,即三法司,也就是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
现在陛下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其实就等于是最后一丁点的信任,也都已经荡然无存了。
可这又怪得了谁呢?
杨荣悲哀地想,君臣对立,总有名目,若非是这几年来,总是办什么事都办不好,什么事都不成。或者说,原本他们就只能做到五十分,马马虎虎,哪怕皇帝知道大家能力如此,也能敷衍过去。
毕竟君臣乃是伴生的关系,离了百官,这圣旨也出不了紫禁城。
可恰恰有了右都督府作为榜样,情况就变成另一种样子了,人家考的是九十分呢!
这就是俗话说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于是陛下对百官越发严厉,严厉的结果,恰恰是君臣的对立越发的明显。
百官之后的士绅们,也大呼不公,他们原有的利益已被挤占,而今日,直接连最后一点遮羞布也不要,某种程度,或是这种对立情绪的反弹,又或者……从一开始就是某种威胁。
朱棣却还咆孝:“朕的粮究竟去哪里了?来告诉朕!东厂、锦衣卫!”
亦失哈努力地压低着脑袋叩首在地,依旧不敢回应。
朱棣便看向杨荣,厉声道:“去问,去核实,立即去寻六部询问!”
杨荣定了定神,道:“遵旨,臣告退。”
说罢,他与金幼孜告退出去。
朱棣这才落座,可脸色依旧难看。
殿中则是恢复了些安静。
朱棣靠着椅背,双目半张半合。
半响后,朱棣道:“起来吧。”
亦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