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之藩王。”
此时的张安世,就像一个乖乖学生,很认真倾听的样子,道:“你继续说,我爱听。”
于是杨溥便又道:“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王到底怎么个封法。这是我大明未有之事,必然会引发争议。”
张安世颔首:“我现在可不想就藩去,还是留在京城为好。”
杨溥笑了笑道:“这就得看陛下,还有百官的意思了。”
张安世道:“那么你认为,最后会是怎么个册封之法?”
杨溥认真地想了想,才道:“这……还真不好说。陛下行事,历来非常人所料,需再等一等,而且现在大臣们只怕还有争议,陛下也在观察朝中的举动。”
张安世忍不住唏嘘道:“这事……若有什么进展,你尽管来找我,给我提一提建议,看看下一步该怎样做。”
杨溥微笑道:“下官来此,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啊……”张安世愕然了一下。
杨溥道:“是太子殿下担心都督在这个时候,把握不住,或得意忘形,或言行举止惹出什么争议,反而使都督成了众失之的,所以特让下官来此,看着都督。这事……让陛下去谋划,而都督现在最适当的做法,就是耐心等待。”
张安世不由露出苦笑,指着杨溥道:“原来是姐夫的意思……”
杨溥笑了笑道:“这是为了都督好。”
张安世道:“你放心好了,这几日我保证乖乖的。”
他接下来,低声滴咕:“不乖的事,有我兄弟去干。”
只是这话,就不知道杨溥有没有听到了。
…………
文渊阁里。
一场闭门的小会议,已经持续了足足一个时辰了。
杨荣、胡广、金幼孜,还有各部尚书,齐聚于此,众说纷纭。
大家的态度,却各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