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读书人驻足,激动地窃窃私语。
更有人看完了诗,意犹未尽,又开始说到了太平府。
“太平府这一次,怕是要遭殃了,听闻胡公昨日就入宫了。”
“朝中诸臣,胡公至贤,有他在。”
百官已得了消息,宫里的事,是藏不住的,所以当许多大臣来到大明门的时候。
后头的话声音越来越低。
读书人嘛,凑在一起,就爱讨论这个。
听说有人讨论胡广,朱棣将目光笑吟吟地落在了胡广的身上。
胡广:
“现在粮你涨得这样的厉害,依我看……”
粮你。
朱棣若有所思。
却又有人兴奋地道:“怕还要涨,至少得是十两银子,等到了十两银子之后……”
不知是谁,谈到了粮你,几乎所有人,都变得兴奋起来。
在此的,大多是士绅出身。
却有不少人,用奇怪的眼神看向杨荣和胡广。
这一次,加仓粮食的不少,本来读书人不该言利的。
可粮你关系到的,却是太平府和威国公,却不禁让人滋生出无穷的兴趣。
朱棣默默地走到一处角落,落座,诗会这边主办的人,立即有人奉了茶来。
朱棣呷了口茶,依旧没有发出什么响动,只安静地听着其他人的话。
“听说……许多地方已经出现饿殍了,这粮你不疯涨才怪,我看不只十两,便是十二两、十三两也有可能,前几日,老夫听闻凤阳出了饿殍,立即便又东挪西凑加了一仓的粮,等着吧,现在天怒人怨,这是天灾人祸的征兆,到了那时,粮食就是金银。”
“你也加了一仓?我加了三仓。”
“刘兄大手笔啊!”
“挣钱是小,捍卫名教是大,现在外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