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于六户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选材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调,郡守农隙教试阅。兵仗衣驮牛驴及糗粮旨蓄,六家共蓄,抚养训导,有如子弟。
他施施然地坐在太师椅上,手上端着茶盏,轻轻吹着茶沫,却并不急着喝茶。
听到了李秀才的声音,他显然习以为常,脸上看不见一丝波澜。
李秀才进来,便道:“太公,听闻杨公和胡公入宫觐见了,只怕要奏报太平府的事。杨公这人不说,胡公此人,却是……最看重读书人的。他百忙之余,还曾亲书过劝学文,教咱们读书人好好读书上进呢。听闻胡公与张安世,一向在朝中势同水火,这一下子,有好戏看了。”
张太公听罢,露出微笑,道:“但凡有良心的人,见了那太平府的生灵涂炭,谁肯与张安世那样的人为伍呢?”
李秀才便点头符合道:“是极,是极,只怕要不了多久,就有好戏看了。”
张太公嗯了一声,转而就问道:“粮你·现在如何了啊?”
李秀才道:“今日跌了七十多文钱,学生来的时候,都没有回涨呢,不过……学生觉得,可能是此前涨太快了,现在回跌一下。”
张太公捋须,颔首,虽是听说跌了,有些遗憾,可是他并不忧心,毕竟……这粮你已经涨得太多了。
张太公笑道:“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古人之言,不欺我啊。”
李秀才心里想,道理是好的,可也不见太公你舍得卖粮啊!
也就说,府兵几乎都是从家里有土地的子弟之中挑选,也只有这些人,才有较好的体力,并且有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李秀才虽心里这样想,其实也是颇为妒忌,毕竟……他亲眼见着这张太公已经挣了太多太多了。
前些日子,从钱庄借了不少钱,又加了不少的仓,此后又涨了许多日,可以说是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