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役越念越是吃力,直到念到这差役双手无力,软绵绵的手哐当一下,将这铁卷摔落在地。
差役像见鬼似的瘫坐于此,一旁的几个差役,也个个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是……”
“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得此劵者,不无立下盖世奇功。
何况……上头有名有姓,写的明明白白……僧录司左善世姚广孝。
“会不会是……此人盗了姚公的……”
可他们看着这白须的和尚,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这是梁上君子。
而此人的僧人身份,还有年龄,确实和传说中的那个人,并无二致。
终于有了带着惊恐的声音,焦急地道:“快,快去奏报。”
却又有人道:“嘘,先要谨记,切切不可走漏风声,我等绝不可说出去,先去向县里禀告。”
“对,对。”
不久之后。
宣城县令吴之詹已是魂不附体地赶到了知府衙。
宣城县乃城关县,宁国府的府衙也驻于此,所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意思是附郭县与知府衙同地办公,基本上就等于是受气的小媳妇,什么事都伸不出手,可一旦遇到要背锅的事,便保准第一个便是自己。
不过这吴之詹自打蹇义来了这里,他的情况就大大的改善,毕竟,知府乃是吏部天官,位高权重,自己与他比邻而居,缙水楼台,隔三差五去请示和奏报,多露露脸,让蹇公记住自己,将来还愁没有前途?
可现在,吴之詹却已是一点心思都没有了。
他苍白着脸色,先到了签押房。
签押房主事的正是蹇义的门生吴欢,吴欢抬头看一眼吴之詹,别看他没有官身,却颇有架子,毕竟是蹇义的心腹,下头的官吏都得买他帐。
可今日,吴之詹却没有丝毫和他客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