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自寻烦恼。
他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其实早已感受到,解缙对他的疏离,这种感觉,让他的心沉到了谷底,只是此时……却依旧还是没事人的模样。
等众人入殿。
便见朱棣在武楼里。
来的有二三十人,都是位于中枢的文武大臣。
众臣行礼……朱棣只颔首点头。
……
一封来自安南的快报,火速传递宫中。
这快奏直接送的,便是通政司,不需经过兵部。
拿到了快奏之后,一看征夷大将军朱能的落款,通政司的宦官也不敢怠慢,连忙朝着武楼疾奔而去。
……
朱棣深吸一口气,他总算是恢复了平日的神态。
他笑了笑:“今日有几件事,一并议论吧。先论北平,朕已下旨,命赵王朱高燧回京,北平镇守有了空缺,诸卿以为,谁可担当大任。”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朱棣沉吟道:“此人关系极大,卿等难道没有人选吗?”
这事解缙几个,是不方便发表建议的。
就算发表了,朱棣也不会听。
徐辉祖沉吟片刻:“实在不成,就让臣去吧。”
徐达当年就镇守过北平,负责整个针对关外的军事。
而徐辉祖为人稳重,又是朱棣的大舅哥,连徐辉祖都清楚,可能自己是最好的人选。
朱棣听罢,道:“朕也思量,该让徐卿去,镇守北平,责任不小。”
徐辉祖看了看朱棣,其实他想临走的时候,说一点什么,不过这个时间点,又说不出口。
朱棣道:“不过也不必急着出发,北平的军将不少,都是朕信任的,等赵王朱高燧入京之后再说吧。”
“臣遵旨。”
朱棣又道:“关于此番征安南的事,朕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