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拍一部短片。甚至他们缺钱,自己可以赞助经费。
反正不过百十来块钱而已,不心疼。
甚至发动自己的人脉邀请许多人来支持,都没有问题。但归根结底,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权威性。
钱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叫事儿。
甚至可以说,许鑫挺赞赏他们的模式的。
每一个奖项都有奖金扶持,让那些优秀的电影人可以减少来着现实的压力,继续在艺术的殿堂里泼墨挥毫。
你带着你自信的作品来参加,拿奖就给你钱。很现实,很有效。
他们的模式没任何问题,而这种从某个时间点,到某个时间点所进行的电影展览,也可以激发那些喜爱电影的影迷浓厚的兴趣。
可前提是,他们的储备,足够吸引影迷。
而不是跟现在一样,一部《光荣的愤怒》给几个相关单位上眼药后,谁也不敢贸然揣摩圣意,只能避而远之。
所以,他们的困局,看似在钱却不在钱。而是缺乏一份来自官方的认可。
甚至说句玩笑话,就按照宋汶刚才那问题。
在没《光荣》这事之前,许鑫会选择他们。可如果在《交易》那决定改成短片的那天中,要真有个「保定中专电影节"找到自己.....自己会选择"保定」还是他们....
还真两说呢。
而这份认可,需要时间,需要一点点的让所有人看到「上面」不追究了才行。以许鑫自己的能耐....
暂时还做不到。
或许,以后要是真遇到了什么机会....
再说吧。...下午2点半。
中传的礼堂再次座无虚席。这次是真的座无虚席了。
兴许是因为有人在微博里发了许鑫和刘一菲在现场接受采访的短视频,让好多在这个暑假里闲来没事做的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