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通过阅读,他能感受的出来,对方的写作习惯应该和自己拍电影的习惯差不多,都是从心里找出一个大框架,有头有尾的定下基调后,然后有一条不紊的把每一条线进行延展,从而选出最好的那一段衔接结构,抓过来放到书里。
他的书,读起来很优雅。
而要说观感最一般的,是刘振云。
倒不是说他在是一名优秀作家的同时,多么多么有商人头脑。
也不是他和京圈有着怎样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像是许鑫对王晶花说的那样。
燕京文学艺术对于整个天朝开放之后的年代,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那种略带点反讽意味的讥诮,在许鑫自己生活在燕京,深入了解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后,总觉得有一种逗贫的既视感。
他扪心自问,自己并不是一个话特别少的人。
但话也不多。
朋友之间吹牛打屁不提,平常的日常交流中,他喜欢的是开门见山平铺直叙。哪怕是说「官话」,也喜欢浅显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可刘振云那种逗贫的讽刺幽默,他有些接受不来。
书,肯定是好书。
但风格他真不太适应。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叫「老舍「。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
自己的不适应却不能否定别人的优秀。
刘振云的书,如果喜欢那种反讽风格的读者,读起来肯定会异常畅快。毕竟有人读书就喜欢《福尔摩斯》,可有的人偏偏喜
欢《第一次亲密接触》。
无非是受众不同罢了。
而四个人似乎相约好了,一起过来的。
张导和他们都很熟,来到了家里后,几个人也没问那两台摄影机要干嘛。
等来到了这边后,陈启刚就不用介绍了,和许鑫笑呵呵的打了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