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的用火药装置不行么,为了安全起见,你们现在开始设定一个点火装置模拟测试,改用火焰喷发的形式。”
听到这话,许鑫下意识的问道:
“也就是说,造一个真火炬?”
“对。”
范越点点头:
“但不是一比一,是模型啊,先把点火装置这些弄出来。另外……你可以在试试优化一些细节,或者延展一些其他的设计思路。集思广益嘛。咱们现在先得试验点火,然后今天还会有俩航天工程的工程师到你那……你暂时就负责主火炬这边的一应具体事务,直接对我负责,懂了么?”
“懂。”
许鑫用力的点点头:
“范导您放心,交给我吧。”
“嗯,去吧。”
听着许鑫坚定的回答,范越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加油!”
“嗯!”
……
“许鑫!”
等看到刘明生和许晋时,俩人对许鑫的态度明显亲昵上升了一个层次。
许鑫大概能猜出来为什么。
但也不提,而是看向了那俩带着眼镜的哥们。
“李理,陈嘉豪,这是于工给咱们派来的工程师,负责点火程序模拟研发和装置设计的。”
“两位好。”
许鑫赶紧伸手。
于工,就是团队里的技术大牛,或者说……整个天朝的航天工程技术天花板之一,专门负责这次奥运会公关一切技术难题的于路平。
对方不是导演,所以大家都喊于工。
而现在包括许鑫在内的五个人,就是这个创意小组的全部人员了。
还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互相认识完,又确认了范导把主火炬设计、点燃模拟实验的项目同样告诉这四个人后,创意小组简短的开了个会。
决定软硬件一起下手。
许晋去搞点火装置,然后先拼接出来一个稍大一些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