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能让老丈人体验到小龙虾吃到饱的畅快感。
正忙着的时候。
沉老太太走了进来:
“小旭,你累不累?我准备做点京城小吃,你要不要尝尝?”
嗯?
京城小吃?
是豌豆糕、驴打滚、芸豆卷、绿豆糕这类颜值和卖相兼具的小吃吗?
林旭顿时来了兴趣:
“奶奶您要做什么啊?”
“炸灌肠!”
“炸……灌肠?”
京城小吃的名字真是生勐又重口啊。
不过林旭倒是很想尝尝。
因为他从没吃过。
“那我就等着吃了啊奶奶。”
他继续收拾小龙虾。
而沉老太太则从冰箱里拿出一根颜色灰蒙蒙的长条状食材。
这就是灌肠吗?
看着跟猪大肠没任何关系啊?
沉老太太自小在京城长大,对这类京城小吃倒是很了解。
她一边忙活,一边跟林旭讲着炸灌肠这道小吃的发展史,也是这道小吃的从王公贵族跌落到民间的一个过程。
炸灌肠最早源自于清初时候炸鹿尾。
鹿尾作为珍奇食材,不管怎么吃都美味,相声贯口中就有蒸鹿尾儿这道菜。
但鹿不常见,鹿尾在当时的京城更是一根难求。
所以聪明的厨子就把猪肉馅填到猪大肠中切片炸制,冒充鹿尾,居然也深受好评,这就成了炸灌肠的最初模样。
到了清朝中后期。
京城人的生活一落千丈。
肉馅也太奢靡了,所以这道炸灌肠发展出了新的形式。
用淀粉、红曲米粉等食材灌到猪大肠中切片炸制,蘸着蒜水吃,味道也不错,关键是成本降低了。
好多人家都吃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