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异。…
由此可见,谈判的内容应当就是如同谢千所说。
但是,不知为何,王志总觉得,谢千这个老狐狸,有什么事情瞒着他。
除此之外,根据东厂的情报。
相较之前,乾国上下松懈了许多。
无论是辎重,还是遣兵调将,都不似之前那般紧迫。
就连筹措军粮这般重要的事情,都缓和了一些。
部分粮仓的存粮,甚至调往了南边。
种种的迹象表明,乾国纵然不打算议和,短时间内也不会大举进攻。
这和信义城外紧内更紧的布防,以及白起提出的苛刻的条件,完全不符!
如此反常的现象,在王志看来,只有一种可能。
谢千和乾人达成了某些不为人知的约定,让乾人相信,短时间内,朝廷并不会与乾国拼个你死我活!
至于这个约定是什么。
王志却没有一点头绪。
沉思许久。
王志在心里叹了口气,决定暂且先不追究这件事情。
毕竟,谢千作为内阁首辅,地位崇高,纵然是他也不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风闻奏事。
一念至此。
他将五名虎贲军侍卫言行的记录,收进怀里,迈步走出了屋子。
一路来到府衙的正堂,看向坐在首座的谢千,开口问道:
“谢阁老以为,这次议和可还有转圜的余地?”
谢千沧桑的脸庞露出沉重之色,叹息道:
“乾人非但要我大周割地赔款,还要让陛下向乾国女帝称臣纳贡,开出这样的条件,说明他们压根没准备议和。
即便老夫在原先拟定的底线上做出让步,他们也不会接受,要让老夫答应他们的条件,更是绝无可能!
如此一来,哪里还有转圜的余地?”
话音落下。
王志脸上露出认同之色,又问:“既然如此,谢阁老以为,接下来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