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济灾民,修缮官道,修筑衙门,这些用不到多少银子,最关键的还是与周国的战事。
朝廷招募了大量的新卒,这批人的军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供给他们的火器,生产出来,需要雇佣大量的工匠和矿工,开采矿石,锻造兵器,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方修轻轻的点了点头,以示认可,紧接着道:“陛下方才提到开源节流,裁撤宫女只是节流,开源又在何处?”
听见这个问题,武明空面露思索。
片刻后。
她看向方修,试探性的道:“再研制一些诸如白糖、琉璃之类的商品?”
方修道:“有些东西,可遇而不可求,并非是下了功夫,就能研制出来,即便是研制出来,也未必能够卖的上价格。”
听见这话,武明空再次思索起来。
片刻后。
她看向方修,道:“朝廷如今的开支主要是在火器的制造和矿石的开采上,原材料价格昂贵,付给他们的工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朕想,是否应该从这两点下手。”
方修点点头,道:“臣也是这般想的。”
武明空想了想,犹豫道:“你的意思是,削减矿工和工匠的工钱,或者干脆加以徭役?”
方修道:“若是如此,臣之前所做的努力,还有何意义?”
武明空听见这话,轻轻的点了点头。
是啊!
方修之前做了那么多事情,就是为了减轻百姓肩上的负担。
如今因为一场战事,将担子重新压在他们的身上,那做这一切,意义何在?
可是。
担子不压在百姓的身上。
朝廷哪来的银子?
这一刻,武明空感觉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面是百姓。
另一面是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