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为担保,捣鼓出的玩意。
不同的商铺,发行的银票不同,兑换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富商都会恪守信用,只要是画押过的银票,随时都能兑换成银子。
但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
总归会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家伙,恶意欺诈,在滥发银票之后闭门不出,携款逃跑。
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银票”无法兑现。
这个时候,手里的银票就成了一张废纸,只能自认倒霉。
方修发行纸币,是用大乾朝廷的信誉作为担保,短时间内流通开来,问题不大。
关键在于,怎么让纸币长久的存在下去,而不是像大明宝钞一样,没几十年就沦为废纸。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这段时间,方修也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
知道大明宝钞的购买力之所以下降的如此之快,主要是四个原因。
一是不控制发行量,无限制滥发。
二是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发行纸币的制度。
三是大明宝钞只是依赖朝廷的信用为基础,但没有建立准备金制度。
四是伪钞充斥其间,破坏了货币流通领域的正常秩序。
吸取这四个教训,大乾发行的纸币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至于具体如何做。
方修还需要时间去思考。
当然就目前而言,有一件事情可以确定,就是发行纸币,需要囤积有大量的金银铜,作为准备金。
当然,用粮食作为准备金,同样可行。
思虑再三。
方修还是决定囤积金银铜等金属。
乾国的士绅和商贾其实还有不少的贵重金属,但这几个月,方修从他们的手里薅了不少羊毛。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