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也不招架,撤剑转步,瞬间移到孙安背后……
这两人你来我往,各逞其能,旁观几人,都不由叹为观止。
老曹以往看孙安剑法,多是马战厮杀,唯一一次看他步战,对上的却是“金剑先生”李助,那一战,孙安双剑如风,攻势暴烈,却被后发制人的剑术制的束手束脚,而今日再观,却又大不相同。
鬼一法眼扶桑剑法第一的名头大致不虚,脚步身法,极为高明,招招都是进手招数,只攻不守,孙安剑来,全仗身法闪避,真个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再观孙安,只在原地站定,一剑防、一剑攻,招招都是攻守合一。
若是不通之人如周通,看在眼里,只觉鬼一法眼如旋风般围着孙安绕行,一剑剑迅疾凌厉,大占主动,不由急得抓耳挠腮。
但在曹操看来,孙安却堪称不动如山,当真有“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之意境,一柄剑守得周身不透风雨,一柄剑迫得敌人立脚难住,细细品察,竟是有了一丝“后发制人”之意。
这般战法,看似鬼一法眼站在上风,其实却是身不由主,不说别的,但论体力消耗,大过孙安何止数倍?
因此两个战到四十合上时,鬼一法眼已是汗水淋漓,一剑刺去,孙安照旧挡架,同时还击,鬼一法眼身形微慢,剑已临身,不得已回剑招架,剑器交击,传出“叮”的一声脆响。
这是二人交手至今,首次兵刃相撞,这“叮”的一声,便似号角,局势瞬间全变。
若说此前四十招,孙安便如端坐莲台、如如不动的老佛,这一瞬间,他双目陡然射出精光,便似变成了降妖伏魔的怒目金刚,单剑往下一捺,使个“沉”力,将七叉刀“粘”了微微一霎,另一柄剑早已破风而至。
鬼一法眼被他这一粘,再欲闪避更来不及,只得再次挥剑挡开,孙安双剑此起彼落,便似八臂明王,掀起如山剑影,势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