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墓门了?”
一听说找到墓门了,正在清理东侧墓道的社科院考古所等人,全都精神起来了。
这还清理啥墓门啊!
赶紧去凑凑热闹啊!
在柯教授的带领下,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就往墓园内赶。
顺着青海考古所下挖出来的通道,大家很快就来到了一面照墙之前。
“照墙”是为介于墓道与墓圹间的多曲墙。
这面墙东高西低,是从墓道两侧的封土围墙向西围合墓道、甬道的一道围墙。
简单的说,就是一面从墓门左右两端,衍生出来的墙,紧挨着墓道,作用就是做支撑固定的,估计也有几分美观的作用。
而在照墙中间,便是甬道与墓门了。
甬道与墓道相接,是进入主墓室的通道,同样东高西低。
甬道南北两壁均为石块垒砌,与照墙共用,石层间夹有穿木,两壁有二层台、三层台,总高2.26米。
甬道顶部为木石结构,即两层棚木中间铺一层碎石层,非常的坚固,不容易塌方。
“这座墓用了很多棚木来做顶啊,这方面其实还是和九层妖塔有些相似的。”陈翰好奇的说道。
所谓棚木,其实就是一根根圆木排成一排搭建起来的“圆木板”,这玩意在中原墓葬中,是较为少见的。
中原的墓葬,要嘛像那种竖坑土穴木,不用木头来搭棚顶,墓室内的墙壁或许用石头砌,或许干脆就保持原本泥土的样子。
只是在封顶的时候,用一排顶盖板,将墓室盖上,然后回填。
要嘛,就是后来更加高级的墓,用石头或者砖头搭建,搞得和个地下宫殿一样。
只有主墓室内,会用柏木来做“黄肠题凑”。
但是黄肠题凑和这种直接用木头搭棚,做支撑结构的形制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