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话,第五层土,应该就是墓葬的水平土层!
果然,当打到第五层深褐色土时,土质较硬而纯净,起小薄层,根据陈翰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来判断,这应该是踩踏形成的踩踏面土层。
一般这种土层多在遗迹中会出现。
比如新石器时期的部落,因为长期有人在部落区域内的广场、道路上活动,这些泥土被长期踩踏,就会形成较为坚硬,夯实的踩踏面。
神奇的是,这座墓葬居然也有踩踏面。
这说明,在建造墓葬的时候,墓葬内也是长期有很多人频繁踩踏,才会将地面踩踏的这么夯实。
果不其然。
陈翰的猜测是正确的。
虽然他和庄云鹏负责的这个区域,打下的探洞没有发现墓道。
但是有其他考古队员,就在第五层土层里,发现了墓道的位置!
发现墓道的位置,那接下来的一切勘探就有目标了。
很快,在几十位考古工作者的齐心协力下,墓道的情况就被勘探了出来。
这条墓道位于墓圹东侧,平面略呈倒置的簸箕形,方向103度,坡度为18~24度,长23米、宽1.5~10.6米。
但是因为墓道被地上的茔墙、回廊、土坯墙和封土叠压,不能直接就开挖墓道,这样地上墓园区域的完整性会被破坏。
于是,在讨论之后,两位负责人决定将墓道分两段来发掘,由两个考古所分别负责。
社科院考古所负责对东段墓道进行发掘清理工作。
东段墓道东西长8.9米、南北宽6.9~10.6米,是一个大工程!
不过,这座墓的大小,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发掘的那座“九层妖塔”,老血渭一号大墓相比,还是要小一些的。
老血渭一号大墓,高33米,东西长5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