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朝廷,朕是真想把他们全都送到辽东去,让他们尽情去祸害皇太极。”
“没了这些人,大明反而干净利落。”
说着,朱由校和张好古都笑了起来。
东南西北都聊了一会儿后,朱由校说道:“关于沐家和安南王室的处置,朕眼下倒是犯了难。”
“哦?”张好古有些诧异,朱由校还没下决心?
“杀,是肯定要杀的,不杀不足以震慑天下宵小,不足以抚慰战死的将士,”,说着,朱由校顿了顿,眼中闪过一道杀意但又平复下去,“但怎么杀,朕还在迟疑。”
张好古问道:“可是因为沐家?”
朱由校说道:“毕竟世代为我朱家镇守云南,历代护卫边疆,保我大明西南安定。这些国公自开国一代代传到如今,大多数都成了纛虫,但黔国公一脉,的确是有功劳的。”
“尽数杀了倒是可以,朕只是不想让天下人以为朕嗜杀。”
“还有安南王,照理来说,这俘获的国主,当授以公侯,让其安养天年,但朕不想放过他!”
张好古明白了,时间不一样了,人也就不一样了。
一开始的朱由校,皇帝位置都不安生,这大明也是及及可危,乱世用重典,为了用最短的时间安定北方,起码让朝廷拥有一定力量自保,朱由校杀起人来毫不手软,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可时过境迁,如今大明富裕了,强大了,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勇武无比,可以说大明已经是盛世了。
皇帝自然而然也随之改变,开始注重自己的名声了。
百姓心里很复杂,他们一方面期望朝廷是个强硬的朝廷可以保护他们,一方面又不希望朝廷特别强硬,还能通融人情。
他们希望皇帝是仁慈的,是仁爱的,但又希望皇帝是强硬的,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朱由校不是什么一直生长在深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