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也是多出了一个上升的通道。
而张好古就是一次大的颠覆。
他告诉这群贫穷的读书人。
其实,你们未必就是要去科举,政务员考试也是一样的,科举是去内卷,参加政务员考试也未必就不是一条康庄大道,虽然是从小吏开始做起来,但是,你也未必就不能当官。
你看看山东,多少人都是从政务员出来的。
这群人,你能说他们不是官儿么?
《大明报》的现身说法,让这群贫穷的读书人动了心思。
不管东林书院如何,你总是要花钱才能进去读书的,而且,在你当官,在你出人头地之前,你是没有任何收入的。
可是现在,就算是你从小吏开始做起,也照样是有晋升机会的。
而且,给你的福利还是相当不错的。
省吃俭用一点,一年最起码还是能省下十两银子的。
有了这些钱,能解决自己多少的吃穿用度?
不,吃穿人家都是给你准备好的。
一年四季常服,起码八套。
最最过份的是!
这个考试的内容,也太简单了吧?
就是填空题?
直接背课文不就可以了吗?
大不了,就看看张好古的唯物论,再就是研究一点点的算学。
这个政务员也是简单的狠。
不少人都是动了心思。
如此一来,张好古的目的也就是达到了,让穷读书的跟有钱的读书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瞬间,张好古写的文章了引起了一部分穷苦读书人的注意。
先不管,张好古说的有没有道理,考试是要考这个的。
事情到了这里,本来也是应该到此为止了。
可是偏偏的《东林报》还是干了一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