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比徐佑的设计更精细一些。
很多细节,都是徐佑暂时没有考虑到的。
当徐佑更仔细的去审视胡书城的设计图时。
有些地方,徐佑也一时没有理解胡书城设计的理由。
不过,仅凭直觉,徐佑也能感受到,胡书城这么设计,肯定是有他的理由的。
这让徐佑难得的也有了“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感觉。
“老胡,能说一下,你这些设计,都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吗?”
看完了胡书城所有的设计图,徐佑直截了当的向胡书城请教了起来。
胡书城根据自己的想法,向徐佑讲解着自己设计的原因。
“太阳阵一端与星体相连接,这个时候,靠近星体一端流过的电流较大,而远离星体的外边缘电流较小。在满足电功率传输的情况下, 需综合考虑电缆扁平化、可卷绕,以及电缆位置间的关系,因此进行这样的针对性设计……”
经过胡书城的一番解释,徐佑总算理解了胡书城这样设计的原因。
“厉害啊,老胡!在这上面,你真是比我专业太多了。”
面对胡书城明显更高级、更精妙的设计,徐佑发自内心的给出了称赞。
徐佑因为相关的经验比较少,对很多技术,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
而胡书城在航天系统中泡了好几年,经验上比徐佑丰富了太多。
相比那些老一辈的航天人,胡书城又多了更多的活力、激情,以及创造力。
这让胡书城成为了一名独一无二的航天工程师。
面对徐佑的夸奖,胡书城不好意思的笑道:
“别,可千万别夸我,我跟你可没法比。我只是幻想有这样一种材料,能够实现非常好的柔性,才敢这样去设计的。谁知道,你真的能设计制备出性质这么好的材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