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安侯 > 第八百七十六章 来自淮安的良药

第八百七十六章 来自淮安的良药(4 / 5)

会儿在大儿子的搀扶下,已经坐了起来,他脸上确实没有什么血色,对着高明点头道谢之后,开口说道:“身子不争气,受了些寒便起不来了,耽误了部事朝事不说,还连累陛下挂念,老夫罪莫大焉。”

高明摇头,笑着说道:“昌平公这话就不对了,陛下吩咐咱家过来的时候,亲口说昌平公这些年,功劳苦劳都有,昌平公是对社稷有功的重臣,可一定要将养好身子。”

说到这里,高太监顿了顿,犹豫了一下之后,开口道:“方才太医说昌平公心神不宁,可是因为淮安前线?”

赵尚书沉默了一会,低眉道:“犬子随军去了,心里有些挂念,不过病也不是全然因此而起。”

“那咱家倒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昌平公了。”

高太监微笑道:“今日朝会上,陛下还说了淮安前线的事情。”

“沈郎中在淮安,领兵越淮,在淮河以北的杨集,图河两镇大破敌军,歼敌数千,还带回了不少齐人的俘虏。”

“陛下高兴得很呢。”

高太监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话比从前多了一些,他对着赵尚书开口道:“此时,陛下正在宫里,与几位有司衙门的大臣,商议如何给前线奖赏。”

“昌平公听了这话,是不是安心一些了?”

赵尚书闻言,抬头看了看高明,竟真的觉得身体舒坦了不少,他深呼吸了两口气,坐直了身子。

“好…”

赵尚书精神似乎都好了一些:“好啊。”

“前线能有此大捷。”

赵尚书对着高太监挤出了一个笑容:“陛下应该就会安心了。”

高太监点头,微笑道:“说起来,昌平公的那个师侄,真是了不起。”

“多少年没有人,打到北边去了…”

两个人说了会话之后,高太监便起身告辞,赵昌平不太好起身,便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