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赵佶与文武百官们商议的大事主要有两件:
其一就是,为武植这个先锋官点配军马。
其二则是,再次议议那个征讨大元帅的人选问题。
虽然在此之前,这个问题就已经商定好了。
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酵,众臣们却又有人提出了异议。
所以在此时,也仍有必要再次确定一下,那征讨大元帅的人选问题。
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反复商议,最终的商议结果则是:
武植这个征讨先锋官,其麾下的军马数量,暂定为五千人。
至于其军马构成,则从禁军当中择优选拔。
对此,武植的心中还是颇为欣慰的。
那禁军的名头,武植在来东京之前便已然知晓了。
虽然整个大宋的军备力量都不怎么样,可是那拱卫京师安全的禁军,其在实力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
此次,若真能从禁军当中给武植选拔出一支军马的话,那对他来说,也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了。
毕竟无论他的谋划再怎么强悍,最终执行命令的,也都将是他麾下的那些兵士们。
若那些兵士们不给力的话,那么无论他这个主帅再怎么用心用力的去谋划全局,到头来,也都将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结果。
至于那争讨大元帅一职,经过了满朝文武的再三讨论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把该职务交到了童贯的手中。
如此决定,既是由于童贯那太监身份颇受皇家信任,其二也是因为他本人带军作战经验丰富,此次一去,也必能将大宋朝的胜率骤然提高许多倍。
对此,朝廷当中的那些武官们,在听完了这个最终决议之后,均都暗自摇了摇头。
虽然在此之前,那个童贯确实领兵打过许多许多仗,可是那战绩嘛,却着实不忍直视。
反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