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招揽信
所以这会儿,当他从武植的口中听闻这套理论的时候,顿时也对武植极其具有前瞻性的想法,大为赞叹。
而且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实施起来也没什么难度。
如果说难的话,那就难在了最开始的人员招收阶段。
虽然宿元景在天下文士当中,颇具号召力,且门生也多不胜数。
但那毕竟是他在朝中,当太尉的时候。
而他现在呢?
不仅丢了官职,而且还成了逃犯。
最最重要的,还落草为贼了。
在这么一个忠君报国思想极为浓重的时代里,又会有几个读书人,仅凭宿元景大手一挥,便毫无顾忌的上山做贼呢?
这,谁都说不好。
说不定在那数以千计的文人当中,仅有数十个会响应宿元景的号召。
没准是十几个,亦或者一个都没有。
当武植听了宿元景的种种顾虑之后,他心中也无奈的很。
毕竟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而武植这时候,也是有点被逼急了。
如果他们水泊梁山之上,尽是饱学之士的话,那他还犯得着采用这种方式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若他这水泊梁山上,全都是饱学之士的话,那还是贼窝了吗?
最后,武植给宿元景定下的最终要求是,只要他尽人事听天命就好。
至于到时候,到底会招揽到多少饱学之士。
武植则没做硬性规定。
当宿元景得到武植的嘱托之后,便步履匆匆地返回了住处,准备以自己的名义,向文人圈子以及自己那些门生当中,去一封信。
因为他想看看那些人,在收到他这封信之后,又会是怎样的态度。
若能纷纷来投的话,更好。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