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军力方面呢,却比咱们大宋朝稍好,但却比大金国略差。”
“所以综合来说就是,无论国力还是军力,都相对一般,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一种。”
“经过上面一段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来,咱们三个国家,无论国力还是军事力量,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短板。”
“而就因为有这些短板的存在,才让我们三个国家,不可能仅仅只凭一己之力,就将另外一个国家完全消灭。”
“而摆在我们大宋朝面前的,便就只有两条路了。”
“一则,暗中积蓄力量,以待时变。”
“二则,便是联合另外一个国家,去攻打第三国。”
“在这两种选择之下,平稳发展以待时变,无疑是最稳妥的一种。”
“同时微臣也认为,这一条方略,也最为适合咱们大宋朝。”
“毕竟经过了数次削减,咱们大宋朝的国防力量,已然是不行了。”
“若再穷兵黩武的话,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若真选择另外一条路的话,那咱们大宋朝今后的命运又该如何,真的是无法想象。”
“如果朝堂之上,最后所商议出来的结果,依然是联合大金国,最后起全国之兵,不遗余力地征讨大辽国的话。”
“那么我对这条方案,便会一直持有悲观的态度。”
当宿元景听完武植的这番言论之后,他整个人都蒙了。
因为他万万没想到,武植竟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言论出来。
因为在此之前,武植所给他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投降派的积极分子。
而这番印象的由来,也是源于他上次,十分积极的想要将那批弓弩装备,赠送给大辽国。
那批弓弩装备,对于一国军队来说,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