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十三朝古都洛阳城。
古书中有载,“引洛水贯都,以象天汉(银河),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这条大路通向连接洛水南北的洛水桥、黄道桥、星津桥,南来北往十分繁华。
也让王远像一滴水一样融入其中,毫不起眼。
“从这里回到‘亡人乡’最快的办法,应该是找一条渡船继续顺流而下。
但是,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上上下下水匪、衙役、船工、帮派、渔民早就得到了消息,闹得鸡飞狗跳了吧?
还是不要自找麻烦的好。”
就算走陆路,按照他的脚程也能在入夜前后就回到“亡人乡”。
不过。
王远沿河而行,才刚刚走了没有多远,就看到前面不远出现了一个简陋至极的码头鱼市。
几条经过不知道多次缝缝补补的破旧小渔船,杂乱无章地停靠在这里。
在这个年头渔民都是贱籍,地位极低。
他们又被叫做游艇子、白水郎,官府不许他们上岸安家,只能以打鱼为业,一辈子婚丧嫁娶都必须在船上解决。
虽然今年洛水大涝,谁都知道水中危险,但这些渔民全部的家当都在这条船上,即使再危险也不可能抛家舍业。
只能在这里抱团取暖,勉强用渔获跟附近的乡民换些花用。
此时,船上炊烟袅袅,显然各家都在船上做饭吃饭。
闻着鱼汤的香气,在水里泡了半天的王远,顿时听到腹中传来阵阵雷鸣之声,着实是有些饿了。
正当他犹豫着要不要驻足的时候。
“竿子,你怎么了?不要吓娘啊!”
一声惊慌失措的嘶喊,吸引了王远的注意力。
却是有一户渔民在吃鱼的时候,一个肚中不知缺了多少油水的小孩子吃得太急,不小心被鱼刺卡住了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