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的开发移民,完全是在给从龙之功回报、给资本创造机会、原始积累的那一套低价售卖国有的土地。
不是说这样不能移民,而是说数量……相对于大顺内部的人口而言,数量还是太少了。
比如说,北美那边。
大顺这几十年间,人口已达三五百万,吓得法国人连大顺的六尺轨都不敢用。
问题是,这好几十年,还有金山银山,算上当地人口出生,几十年三五百万人……够大顺在北美获得人口优势,可对内地的人地矛盾卵用没有。
换句话说,想大规模移民,只靠一纸《宅地法》,是没用的;只靠蒸汽船的发展,也是没用的。
真想办成这事,得靠朝廷出大钱补贴。每个人最起码得补贴张船票吧?北美西进运动,不提铁路优势、资本拓展这些,只说最基础的小农大篷车,也不是不能去。
问题是,大顺这边,难道让小农赶着大篷车横渡太平洋?
再者说了,“农民”和“农民”的概念不一样。
河南如今已经憋到人均3.13亩土地了,人均土地极度不足,使得地主收租肆无忌惮:爱租不租。
一些地方,已经憋到65%的租子了。这种情况下,别说横渡太平洋、也别说大篷车了,一些佃农长短工家里有没有个人拉的平板车都是问题。
的确,大顺的货币改革,是有成效的。
解决了白银和铜钱的兑换问题,或者说解决了奇葩的民间用本币、交税用外币、货币商人金融资本和收税机构一起压榨的蛋疼局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就人均3.13亩土地,你就再减轻,他也过的艰难。
你哪怕说不收税,就河南一些被黄河屡次决口、水旱灾祸害过、盐碱化的地方,现在化肥纯粹的遥遥无期,这人均3亩地,亩产能多少?
事情走到这一步,压根不是什么发展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