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新顺1730 > 第三三四章 不调停的调停

第三三四章 不调停的调停(3 / 5)

大感意外。意外是意外,但内心却很认同。

伸出手做了一个请讲的手势,希望刘钰说说“站在她”的角度,为什么这件事对俄国有利。

“女皇陛下,三十年战争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可人们的思维,尤其是一些元帅将军的思维,依旧停留在三十年战争的时代。”

“大顺如此,所以才有了持续十余年的军改,裁撤了三十年战争水平的军队。”

“俄国在装备上快一些,但是在战略意识、战术意识上,恕我直言,仍旧还是那个时代的思维。”

“雇佣兵、精锐部队、小国称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国民兵、征召兵、三个月快速训练的新兵、比拼人口和工业潜力的时代,来临了。”

“于是,您可以看到,荷兰、瑞典……这些曾经称霸过的小国,在新时代都开始了衰落。俄国战胜瑞典不是偶然、荷兰不参加当年的的四国同盟战争结束后的条约签订也不是偶然。”

“瑞典的时代,结束了。哪怕古斯塔夫二世重生,他也不可能将瑞典的一百万人口,变成一千万人口。即便战场上一时胜利,终究也会淹没在俄国的人海中。这就是新时代的战略思维,而遗憾的是,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仍旧停留在三十年战争、停留在大顺夺取天下的时代。”

“却拥有了这个时代应该有的战略思维后,您就应该明白,瑞典很弱。而您的另一个潜在对手,很强。”

“我可以给您讲一下,大明帝国的开创者,朱元璋,关于‘先强后弱’,还是‘先弱后强’的讨论。”

人的正确思想当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以史为鉴的道理非常正确,只是要确保能够抽丝剥茧地分析出具体的情况,不要搞出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的故事就好。

俄国的历史并不深厚,之前也没有太多施展战略的机会。

至于中国的历史故事,伊丽莎白当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