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用英国的钱,来治好俄国的穷病,靠英国人的钱养的兵,随时可以用来吃周边的土地。
而且在大战略上,俄英之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反倒可以有共同的敌人。
当然,历史上的补助金条约最终没签成。
因为英国人觉得,和平时期给俄国人钱养兵,那是脑子有问题。
等着马上开战了,又想和俄国签的时候,晚了。
不过,贝斯图耶夫的这种思维模式,却早已存在。
所以他立刻想到了这种情况,而且立刻想到了另一个有钱、且和大顺可能发生矛盾的国家。
荷兰。
贝斯图耶夫当年当过驻荷兰的公使,他在荷兰的时候,荷兰还没有烂到现在这种程度,还是很有钱的。
荷兰又向来喜欢撒币,用撒币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尤其是鞭长莫及的时候。
贝斯图耶夫说完这个呼之欲出的推论后,又道:“而中国的情况,和欧洲又大为不同。一旦遭到了进攻,很可能会进行全面报复。事实上,就算我猜的是真的,我们也不可能接受这笔钱,和中国开战。得不偿失。”
“所以,他才希望以为理性一些的君主成为沙皇。因为只有不理性的人,不为俄罗斯利益考虑的人,才可能做出违背理性推理的举动,比如对华开战。”
“这也符合他告诉汉尼拔中将的话。他希望俄罗斯的沙皇,是一位以俄罗斯利益为重的理性人。”
“或许是汉尼拔中将对陛下的一些介绍、或许是他搜集到的一些情报,让他做出了推论:陛下是个理性的、为俄罗斯利益着想的完美君主。所以,他才极力参与这场政变?”
伊丽莎白郑重道:“我当然会继承父亲的意志,以俄罗斯的利益为重。”
这样说着,心里也有自己的考量。
至于现在,伊丽莎白认为,俄国只需要继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