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回大顺买地耕读科举当官,还是在巴达维亚办产业兴工厂当甲必丹,于个人而言区别其实不大。
都是个人的最佳选择。
最多也就是转型的时候需要付出点代价就是了。
但只要有钱,事都好办。
可对于国家而言,这区别就大了。
如果买地、耕读、科举、当官、收租子、成为铁打的乡绅,依旧是大顺个人的最佳选择,那大顺可能会很稳定,但中华指定是要完犊子了。
连富光等人不会知道这里面的区别,但却知道如果回去当乡绅、买地、科举,即便有钱,也颇麻烦,至少也得三五代人才能取得如今这样的地位,混成一方一县铁打的老爷。
他们当然还是希望大顺不要插手太多南洋的事。
因为如果大顺搞不定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市场,也就没办法吃肉。
没办法吃肉,就只能琢磨着喝汤,朝廷花钱下南洋总不能连口汤都不喝吧?
而连富光等人原本在这个体系内就是喝汤的。
朝廷没法吃肉,只能抢汤喝,那原本喝汤的就要去舔勺子了。
虽然大顺的战列舰已经开到了巴达维亚,距离巴达维亚只有三五海里的距离了。
可是,距离波斯市场、非洲市场、西欧市场、美洲市场,还有几万里呢。
就像是巴达维亚的糖。荷兰东印度公司总归还是荷兰的金疙瘩,就算价格比西印度的稍微高点,在关税上调一调还是能卖出去的。自己家的,还是要照顾照顾的。
而如果巴达维亚的糖,归大顺了呢?是西印度加勒比的糖不好吃?还是说大顺的糖有魔力,吃起来就是比加勒比的糖更香甜?
南洋和大顺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竞争的,并不完全是互补关系。仍旧是糖来说,如果东印度公司没有关税保护,福建广西台湾的糖,早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