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新顺1730 > 第二六一章 制礼

第二六一章 制礼(4 / 7)

广州传遍了。

约定好的日子一到,闲着的百姓、或是进了秀才的读书人,颇有不少跑到了虎门附近观看。

刘钰主外,节度使主内,同一件事,便有不同的说法。

对内便是天朝威严不可轻触,有犯天威者,必以重罚。

对外则是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衍生的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国际法雏形,说清楚这件事的是非曲直,参与定义“领海”的意义,作为大顺日后“五霸制礼”的第一步。

那艘连帆布都被拆下来的破船,在听到另一个版本故事的百姓齐声欢呼中,缓缓被拖拽到了炮台附近。

几艘船已经挂上了绳索,准备趁着涨潮拖到岸上。刘钰不准备击沉了,而是决定放在这里留个纪念,当个勒石的信物,以儆效尤。

虎门炮台正是进出广州的必经之路,放在这里但凡来广州贸易的,都会留下印象。

如今的虎门炮台,此时已经不再是多年前寒酸的虎门炮台。

自从大顺开始建设海军,皇帝确定了海军的可怕在于战略机动性和战役主动权选择权上后,就斥资加固了虎门的炮台。

之所以选在这里,即便不考虑原本的后续的屈辱历史,只看之前已经发生过的,这座炮台也算是见证了中英之间的关系。

崇祯十年,中国官方和英国的第一次冲突,就发生在虎门。当然,论起来商人之间的冲突,可能要更早,英国人当年在东南亚与荷兰有《东南亚共同防御协定》,没少劫前往马尼拉贸易的中国船。

不过崇祯十年的那件事,算是第一次的官方冲突。

既没必要妄自菲薄,也没必要妄自尊大。不管是对当时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明,还是对当时在亚洲实力孱弱的英国,其实双方都没把这件事当个大事。

也就是海盗袭击级别的。

当年的虎门炮台,连个驻守的兵都没有,就有几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