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新顺1730 > 第二四零章 皇权最可信的刀

第二四零章 皇权最可信的刀(5 / 7)

“不曾见过,不知如何办。到时候又像是长洲县一样,县里的事,竟要到朝堂中讨论。好在织工不过求加酒钱、计件工资。若是巴达维亚糖厂之事,等消息从苏州传到京城、朝会之后再传回去,只恐事不可控矣。”

“是以,朕觉得,日后兴办产业,开办作坊,若旧有行业,一切照旧。”

“而凡新行业,只可于直隶、松江、文登三处。别处不可兴建。”

“直隶、松江、文登,各有驻军。即便有什么事,也好处置。再者,此几地官员,也都熟悉工商之事,也好过那些不曾见过的去了两眼一抹黑。”

“就像是一直在西南改土归流的官员,你让他们去处置工商业等事,怕也处置不清楚。”

皇帝说完自己的想法,言外之意也就是,巴达维亚的事,虽然看着吓人,但那时因为荷兰国太小,兵太少了。

文登有小站大营,始终驻军一万五到两万的正规野战部队,还是海军的驻地,陆战队也有不少。

松江周边如今也驻扎着八千人的野战部队,就是为了提防商人势力过大的。皇帝是要松江的商人当做下蛋的鸡、圈养的猪,自然要派人看着。

至于直隶,那就更不用说了。大顺数量最多的野战部队,就驻扎在直隶地区。

在皇帝看来,瓦尔克尼尔的那番话,也确实有些可笑。

确实,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市场从开普敦到日本,甚至可以说巴达维亚的糖,占到了全世界除东亚之外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问题是这么大的规模,居然拉杆子起事的,也就几千人。

就算那些人全都起事,也不过一两万斩木为兵的。荷兰拉不出多少兵,觉得这就是个大事了。

对大顺而言,一个世界贸易某商品三分之一产量的大行业,才不过这么几个人起事,有甚可怕?

三五千人的起义,多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