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就算今天下午不去,日后真要是朝廷有意来巴达维亚,自己也可提前拉上关系。
虽说他对朝廷有些不满,因为按照钦差大人的定性,城外的“叛乱者”是“官逼民反”,这在天朝算不得什么太大的事,是可以公开在戏台上表演的剧目。
但事已至此,这三百名西北壮汉的御林军,实在有些骇人,荷兰人还真未必能赢。
那还不如提前趁机拉一拉关系,将来抱上大腿,又有自己弟弟那城外那群人的关系,到时候大不了把糖厂给出去,反正也是赔钱货,只要不分自己的家产就好。
瓦尔克尼尔思索了一下,觉得好像确实中国人都有些奇怪的规矩,于是也就同意了这个建议。
连富光急忙过去拱手,用福建官话道:“钦差大人,鄙人的庄园虽简陋,却也正可暂居。在下这就派人把下人和闲杂人等都赶出来。”
他也不说送史世用等人过去,而是说自己要去先把房子空出来。
史世用是何等样人,沉浮多年,这点小心思如何看不出来。
但也只是笑笑,知道朝廷将来要来南洋,靠的可不是这群人,这群人靠不住,既是对方有心两边下注,那也不要拒绝。
他知道朝廷的打算,也和刘钰颇多接触,知道凡事要考虑“有”和“无”。
朝廷若想下南洋,有什么?无什么?缺什么?需要什么?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后,朝廷只是说了个大概,他也能知道该往什么方向使劲儿。
托科举制的福,大顺缺候补官员吗?将来打下巴达维亚,缺当官的?缺收税的吗?
肯定不缺,这一点毋庸置疑。
巴达维亚最起码也得是个从五品的州牧,那么多国子监生员、进士、武德宫毕业生排队等着官缺,会怕没人来当官?没人来收税?
既如此,只要还是大顺的旧有统治方式,这些地头蛇在大顺眼里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