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几日,御所内外各不相扰,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和平。
外面的武士假装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里面的大顺军军官也假装听不懂御所内倭人对倭王的称呼、假装看不到一些细究起来有些僭越的礼仪。
武士不敢攻打御所,吴芳瑞也知道这种情况下带着倭王撤离是做梦,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这种互相装瞎子的和平或许是最好的体面。
随后,昭仁又给外面的土岐赖稔送去了一封正式的文书,是交给征夷大将军德川吉宗的。
信上无非就是借用了历史上的一些例子,尤其是那种暂时隐忍而最后成功的例子,以此作为他去和大顺军谈判的理由。
他说他不懂政事、武事,所以希望幕府将军选一才能之士、通晓汉学礼仪之人,辅佐他谈判。
才能之士是要谈正事的,通晓汉学礼仪的肯定就是圣堂大学头林家的人。
真正的谈判,昭仁又不管。
他走出这一步,只是是给幕府铺就的台阶。
幕府如何选择,那就是幕府的事了。
就像是吴芳瑞所说,或立新、或遵旨。而天皇的旨意在幕府眼里就是个屁,有些时候甚至连御所都出不去,只要遵旨那便证明是真的想谈了。
…………
京都以北,李欗率领大军,按照参谋制定的行军计划,有条不紊地向前行动。
已经距离京都不远,前锋正在三千院,与抵达京都前的最后一波几百人的武士战斗,很快就会结束。
后方送来了军报,倭人近畿地区的最后大藩彦根藩,集结了京都以东的约莫两千五到三千的武士,正要进攻小滨城。
这是经典的围魏救赵战术,希望借此让大顺军回头。
但参谋们研究了之后,给李欗打了十足的保票。
随彦根藩那两三千人去折腾吧,小滨只留了五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