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逐渐看透了,刘钰的心思太大。倒不是野心,而是对大顺的未来,似乎有种想法。
不知道这种想法是否得到了皇帝的许可,但翼国公却大约能感觉出来。
刘钰似乎想把勋贵们的财富来源,和土地剥离。
要么投资到海贸上,要么投资到作坊里,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特殊局面:就像是今天齐国公被攻讦的一样,只可惜这还没到那种程度,比如勋贵们和大海的利益牢牢绑定。
这样的动作,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很显然,这种政策,就和武德宫与科举一样,皇帝大概想搞一个和土地关系没那么密切的团伙,以便将来清查田亩,先拿勋贵开刀、然后再补海贸的甜枣,让勋贵支持对士绅土地动刀?
这很难说。
所以翼国公判断,刘钰这个主管海军的事,干不长。
将来很可能大顺还要有一次变革,可能会扩大实学的范围,从平民中招收海军生员,从而走类似科举的制度。
依靠广泛的实学,促成一些底层人走考试选拔的路线,“利出一孔”,受控于皇帝。
勋贵可以拿钱,但如果在海上利益深重,那就不能管海军。
所以翼国公觉得,日后麻烦事肯定更多。
不管海军了,就算暂时海上不打仗了,那现在刘钰就是伯爵了,官身也是鲸海节度使,虽然这个节度使可能是天底下最烂最穷管辖人口最少的节度使,但终究还是个节度使。
将来不管海军了,肯定是要入朝的,要么就是外放去做封疆大吏的。这都是些泥潭,沾上就得脱层皮。
之前又没有在这种环境下做事的经验,要么在练兵、要么在演海,翼国公很担心刘钰将来会怎么样。
想到这里,翼国公叹息道:“我倒是盼着啊,将来钰儿能主管实学的事。陛下不是说要建科学院吗?要我说,日后钰儿管科学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