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新顺1730 > 第二六六章 开源节流、与民争利

第二六六章 开源节流、与民争利(4 / 5)

持续投钱,陛下怎么保证后世子孙一定投钱?前明太祖可以保证勤政而废了宰相,如何保证后世子孙如此勤政?陛下的权宜之计,三十年内大有益处;可若长久来看,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若如对倭贸易垄断权,陛下可以为后世子孙留下每年百万两的岁入;为大顺留下源源不断的每年数万水手;为大顺留下对倭国了如指掌的控制;为大顺留下数百条随时可以征召入列作战的舰船。”

“而若在岸上通商垄断,除了钱,什么都得不到。而且,陛下圣明,可以投钱入海军,臣深信不疑。可臣不敢相信,百年之后,海军是否还会有钱投入。是以,短期来看,或许有利,可以筹钱;长久来看,大为不利。”

“所以,臣这一次趁着瑞典人订烧瓷的机会,使船前往欧洲。陛下占据股份最大,能够得利;同样的,陛下还得到了一名去过欧洲的船长、一船去过欧洲的水手;一条通往欧洲的路线;一张沿途的补给海图。”

“是以,臣反对在岸上授予垄断权。坐在家里就能挣钱,必生懒惰。”

“臣,反对!”

这是刘钰第一次正式反对皇帝的意见,而且是以名正言顺的大顺勋贵伯爵的身份来反对。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打破天朝这种“坐在家里就能收钱”的惰性,为此他宁愿多等几年、宁愿每年造舰的数量慢一点,也不想皇帝搞这种权宜之计。

改变皇朝姓氏的,可能只需要一个人。

而要改变天下,需要的是一群人,一群和大顺此时的统治基础截然不同的利益群体。

皇帝今天能给,明天就能收回去,他没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皇帝的“圣明”上。

哪怕这种“圣明”,可能会让大顺在数年之内就膨胀出一支好望角以东无敌的舰队。

但这不是一支海上的舰队,而是一支在紫禁城的舰队,很可能就会如郑和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