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超众人意料,国库里现在是有钱的。
若说军备,威海已经有了一个兵工厂,既可以造枪又能铸炮,给出的价格也不高,也就和现在军中使用的火绳枪略高一点点。
若说人才,之前的青州军里,军官比例严重超额,很多人都可以提拔出来作为营连军官,或者作为练兵处的军官。
而且本身又有营学三舍制,更换教材,变更侧重点,这也不会有太大阻碍。
一时间反对军改的人都慌了神,不知道该从哪里反对。
如果说要防备藩镇之祸,可这一次军改确确实实把军权收归了中央,指挥权在皇帝的手中。
总参谋部或者叫枢密院,一旦设立,实际上还是文官掌军,只是此文官非彼文官,区别在于出自实学三舍法还是科举法。
不是说学过怎么算数几何就算武将的。
有战功的老将们在参谋部镇场面,其实并没有兵权。
兵权实际上牢牢地把握在了皇帝的手中,出征的时候任命大将统筹,新操练的军队都是正规的常备军。
又因为操练都是相同的操典,真正作战的时候也能直接统合在一处。
军改之后巨量的后勤需求,又使得没有中央的财政,谁也养不起一支这样的军队。
军官们也不会转为文官,只是武德宫的人才依旧还有转文官、掺沙子的机会。
固定的练兵处,又使得各处操练的新军,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阵法就那么几种,连号令都是一样的,空降过来掌军也不是问题。
都说兵将分离会造成战斗力下降,问题在于这样的军队就算战斗力下降,对周边势力也是碾压的。
平准一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都觉得刘钰打的那叫什么仗?可偏偏就是能赢。
没有刘钰,小策凌敦多布就能冲开方阵了吗?
军校开办